close


面對悲慟,每個人的處理方式不同,有些人封閉自己,自怨自艾;有人寄託宗教,


尋求解脫;有人化悲憤為力量,力圖振作;也有人從此一蹶不振,走上絕路,而


本書作者雪兒.史翠德這般放縱自己、自甘墮落的例子,確實也大有人在,只不


在荒唐行為的背後,悲傷究竟是原罪還是藉口,或者兩者皆是。


 


雪兒有個暴力父親,六歲那年,母親帶著他們三姊弟逃離充滿驚恐的家,幸運地在


十歲時有了一個全新的幸福家庭。然而母親於四十五歲離世,從接獲罹癌惡耗到與


世長辭僅短短一個多月,雪兒除了無法承受巨慟的襲擊,也難以諒解親人不如她對


母親的付出。喪禮結束後,少了母親這條維繫家庭的軸線,多年來的溫暖避風港瞬


間瓦解。無論雪兒多麼努力想重組破碎的家,家人確有自己的人生,頓失生命價值


的雪兒不僅背叛丈夫多次出軌,親手毀了婚姻,生活也因自己的染毒縱慾陷入可悲


的混亂中……。


母親過世四年後,二十六歲的雪兒在一次偶然機會翻到「太平洋屋脊步道」的旅遊


導覽書,初次認識了這個新世界,激起她嘗試奮力一搏的念頭──反正自己已沒什


可失去了。希望藉由一百天的荒野徒步旅行,終止自己無可救藥的惡習,並找到


神與心靈的出口。幾個月後,與丈夫保羅辦好離婚手續,在毫無背包客的旅遊經


;更無長途健行的鍛鍊下,雪兒毅然決然揹起有如一座小山、使腰桿無法挺直的


包,獨自踏上一千一百哩的起點……。


 


多年後,雪兒寫下這部回憶錄,書中在百日荒野徒步旅行的描繪中,穿插敘述她二


十幾年來的生活點滴。其中我們讀著健行沿途的經歷:黑熊出沒、屢次撞見響尾蛇


;從三十八度的酷暑到破紀錄的大雪;穿過森林、越過沙漠;滿身傷痕累累、腳趾


甲掉得比留下的多,生理的痛苦折磨漸漸昇華至心靈的放空與淨化。


另一部分,雪兒的憶往,讓我們讀到原生家庭帶給孩子成長期的缺憾與往後人生的


不健全,它是一種隱性病灶,成年後的憤世嫉俗、面對失敗所欠缺的承受力、挫折


下的自我毀滅…等,皆引發於原生家庭種下的原罪因子。書中並詳述了作者以自己


的角度看父母親的優缺點,讀來著實教人不勝唏噓,身為人母,我也不禁感嘆──


天下並沒有完美的父母,沒有一個幸福圓滿的成長過程,有時不是他們給的不夠,


而是他們已盡己所能了。在作者動筆寫下此作時,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,相信她必


然已此體悟。


 


慶幸雪兒選擇從最原始的荒野中讓自己重生,從挑戰人類求生意志的極限,去坦然


面對自己的人生,除了讓過往的一切歸零,並學會謙卑與感恩,更重要的是放手讓


不能留下的人走自己的路,無論是爸媽或繼父或姊弟,也為了自己。


徒步翻山越嶺固然夠勇敢,原諒與寬恕更需要勇氣。


 


 


 


感謝臉譜出版社的試讀邀約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