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 


人類的最初記憶可以追溯到幾歲?或者還在母體內的胎兒已開始累積記憶?我個人


以為就科學的角度看,至少得等腦部發育完成,否則連頭殼都沒長好,能記憶嗎?


想來這問題太專業了,非我所能推斷。可有些人則有超自然層面的看法──前世遺


留的記憶,使某些人在幼兒時期即出現過人的特殊才能或語文能力,這難以透過科


學分析解釋的案例不計其數,前世今生的奧妙與玄奇又是另一道話題,顯然也偏離


了本書的主旨──記憶的回溯之門如何開啟?它能尋找到什麼?兒時可有什麼不能


錯過的人事物?記憶能解開身世之謎……?

 


伊琳娜從鬼門關走了一遭才產下兒子,親眼目睹生產過程的泰德,經過一番生死恐


慌後,向來記憶力很差的他,從此常陷入恍神狀態,腦中並相繼出現一些既清晰又


令人糊塗的畫面。扮演父親角色後,讓泰德回憶起自己與父親的互動關係,繼而追


溯童年的記憶,但令人沮喪的是,九歲前的記憶庫空無一物。


二戰結束後的六0年代,被大學退學的蕾希,憤世嫉俗地窩在鄉間老家,相當有個


人主見的她,一心嚮往到倫敦尋求自由解放的空間與氣息。一日偶然巧遇來自倫敦


的雜誌記者英尼斯,因而開啟日後蕾希踏入記者的行業,並從此改變了她的人生


……


 


小說由時間跨度約五十年的兩條軸線平行敘述,乍看兩則不相干的故事,不同時代


、不同角色,各說各話各自發展,閱讀之初,一度懷疑自己搞錯時空,但兩個故事


都有引人入勝的情節脈絡,且並不互相干擾,漸漸地也為找不到彼此的共通點釋然


,顯然整本書是賣足了關子。第一次閱讀瑪姬.歐法洛的小說即被深深吸引。雖不


具很強的故事性,文字卻有一股教人想一探究竟的動力,且不見柳暗花明,不忍釋


卷。


 


讀著蕾希的一生,讓人慨嘆人生的無常,同時強烈感受到女性的果敢堅強與挑戰生


命變數的勇氣,這個角色的定位與型塑相當令人著迷,使這段在充滿衝擊性中所發


展出的故事,相較於泰德使人擔憂的混沌糾結的情節,讀來更具畫面張力,其中的


轉折與幾為不察的伏筆並成功地為結局埋下引線,讓讀者在闔上書後,留下意猶未


盡的失落感。作者極盡巧思地鋪陳、架構;讀者煞費苦心地拼湊、推測,讓看似輕


描淡寫、平鋪直述的敘事,構築成一部在記憶中找尋失落的愛的感人故事,書中溫


火慢燉的情感,於兩條軸線最終的融合,將讀者的情緒昇華至最高點,讓人忍不住


熱淚盈眶。一部風格獨特、耐人尋味的小說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 


 


本文同時發表於 布布為營.書影為林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